本文主要分析一下“制造业+人工智能”的意义与产业应用。
制造业+人工智能的意义
制造业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,促进新经济增长
制造业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具潜力的领域。研究发现,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为制造商降低最高20%的加工成本,而这种减少最高有70%源于更高的劳动生产率。到2030年,因人工智能的应用,全球将新增15.7万亿美元GDP,中国占7万亿美元。到2035年,人工智能将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27%,拉动制造业GDP达27万亿美元。
人工智能支持制造业产品、流程及商业模式创新,满足社会需求
当前主流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以流水线生产为标志,在这种模式下,企业竞争策略主要是产品多样化策略和成本控制策略。受限于标准化生产过程,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难以被精准满足。随着消费升级,制造业提高供给质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增加。
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,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的柔性生产系统,客户需求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,制造业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核心。大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化定制生产,数据要素的附加值提高,生产者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向消费者主导的经济模式,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策略,逐渐替代以往企业依靠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的竞争策略。
抢占新工业革命“智”高点,重构国际分工
在全球制造业的价值分配链中,中国并未占领技术研发、产品设计、高附加值服务等产业链上的高价值部分,而人工智能可以加速中国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。在生产制造方面,人工智能可以为制造业提供视觉检测、自动化控制、智能化校准以及问题根源分析等解决方案,推动制造业装备创新、减少制造业自动化对美德日技术和设备的依赖。高附加值服务方面,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产业实现制造创新、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,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集成服务商转变。
上一条:人民日报:我国迎来向“制造强国”“网络强国”历史性跨越
下一条:工业机器人在加工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场景介绍 |
返回列表 |